最近一段时间,中美高层互动频繁。先是中美马德里会晤,然后就是中美通话,再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,自己将与中方在韩国会晤,自己也会在明年1月访华。这一系列频繁的互动让舆论洋溢着乐观的情绪,大家都评价这是难得的中美关系比较融洽的时期,并且对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充满期待。但是,问题不能光看表面,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更耐人寻味的细节。细节1:在中美马德里谈判之前,中方代表负责商务兼国际贸易的李部长率先赴美谈判,但是事后双方连个通稿都没有,这说明什么?细节2:中美马德里谈判之前公布的时间周期是9月14—17日,整整4天的谈判周期,但是事实呢?双方在15日就结束了谈判,原定4天的谈判周期结果谈了2天就结束了,这又说明什么?中美马德里谈判双方唯一拿出来的成果就是TikTok,但是在马德里谈判之前,中方就TikTok问题就提前对外放风,中方代表李部长表示:中方将依法依规审查TikTok相关问题,并敦促美方在相互尊重、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关切。很明显,这是中方准备在这次会议上解决TikTok问题了。既然中方已经有意在马德里谈判中解决TikTok问题,马德里会谈谈了整整2天,一个TikTok问题根本就不可能扯这么久……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