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会晤落下帷幕,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此次会晤称作“G2”会议,这一熟悉又敏感的词汇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。G2概念自诞生起便带着美国主导的算计,从经济到战略层面不断发酵。时隔16年,特朗普为何重提G2?中方的回应则相当有智慧。G2概念最早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·伯格斯滕在2004年提出,2008年6月他在《外交》杂志刊文,正式主张中美组成“两国集团”,“共享全球经济领导权”。美国提出该构想希望中国承担更多责任。G2构想提出后引发学界和媒体热议,成为继“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”后流行的关于中美关系的术语。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·弗格森提出“中美国”(Chimerica)概念,认为中美已走入“共生时代”。2009年初奥巴马政府上台前夕,正值中美建交30周年,基辛格、布热津斯基等人在“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研讨会”上公开倡导建立中美“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”和“非正式两国集团”,使该构想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,影响力扩大。彼时,中国看透了美国的真实用意,没有随着美国起舞,而是提出了构建中美“新型大国关系”的理念。中国不认同带有霸权主义色彩的G2构想,主张世界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决定,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。时隔16年,特朗普为何重提G2?我们认为,其意图有三:一、包装外交成绩单,用G2标签贴金。在贸易战持续8年、美国对华关税平均达大约30%的背景下,他试图通过G2概念掩盖单边制裁的失败,转而强调中美“共同主导世界”的假象。例如,他宣称“G2即将来临”,实则是将中美会晤包装成平等合作的成果,以缓解国内对其对华政策强硬却无实质进展的批评。二、试探中方反应,为“分蛋糕”叙事铺路。G2概念暗含“中美两家说了算”的逻辑,试图将世界格局简化为中美二元对立。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