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分析所谓特朗普2.0与1.0的区别,推论其框架结构。这大半年看过来,我的观察是:可能不再有什么2.0。自从其本人偏离了MAGA,然后被内塔尼亚胡代表的以色列复国主义裹挟,个人认为,带有强烈个人意愿和行为路径的模式,塑造了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美国。而这种“特殊形态”的美国,因为偏离美国主流声音(深层国家+MAGA)。也注定不会长久。他所有的决定,都是可以商量的,都是可以破例的,都是可以找借口的,也都是可以失败却不在乎的。看起来灵活,实则失去原则性的灵活,没有意义。虽然手下卢比奥、军方等传统鹰派依然在推进各方面的进展,但主要的对华态度,已经发生了改变。这一切,都与我们年初贸易战的殊死一搏有着直接关系。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研究员、前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施灿德(ChadSbragia),星期三(9月17日)在北京香山论坛对话上说,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上周有关“不寻求与中国冲突”的说法,标志着美国政策出现“重大转变”,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中国“共存”之道。施灿德在场边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强调,眼下唯一重要的是:中美不要开战,否则世界不复存在。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,研究美国30多年让他深信,美国人有时只信奉强者逻辑而非弱者逻辑;中国今年打贸易战用了有效的稀土牌,这将是中国未来积极影响和塑造美国对华政策的范例。“你不能乞求美国对你友好。你不能向美国投降来换取共存。你必须奋斗、抗争、谈判。”至今,我们的稀土牌依然是……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