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快讯
品牌巨头“围猎”冠名权 苏超“吸金”效应是怎样炼成的
【品牌巨头“围猎”冠名权 苏超“吸金”效应是怎样炼成的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7月8日,“苏超”的赞助商数量从开赛时的6家飙升至30家,且京东、小米、伊利、喜力啤酒等巨头纷纷入局。同时,各大品牌还在“围猎”各球队的官方冠名权,阿里集团几大业务品牌就已“抢驻”常州、徐州、无锡等队。为何“苏超”能够如此“吸金”,赞助商纷至沓来的背后,彰显了“苏超”怎样的商业特色,“苏超”又将如何持续赋能地方经济发展?记者日前展开了实地调研。实际上,巨头入场,正是最近一段时间“苏超”吸金能力的有力体现。伊利在6月17日宣布成为“苏超”官方赞助商,针对网友“大飞机”梗,公司在“苏超”第四轮比赛前夕于南京上空放飞1000架无人机组成飞机图案回应。“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深度、有趣、接地气的互动方式,提升在‘苏超’球迷及泛体育人群中的活跃度、好感度和情感共鸣,推动江苏及周边市场渗透与增长。”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苏超”各个参赛方展现出的“敢玩、接地气、能自黑”的特质,打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距离感,契合伊利希望与消费者建立真诚互动、快乐陪伴关系的理念。(证券时报)